新生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后,老师可能会跟家长反馈一个概念,即感统失调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,以便于大家能够为孩子做出适当的训练。
感统失调的症状表现
感统失调是什么意思?
感统失调全称是感觉统合失调,是一种轻微的大脑功能失调,如果用在学习方面可以理解为学习能力障碍。大脑是人的神经指挥中枢,其需要配合各种感官进行信息输入,然后大脑会统合发挥其作用,完成对信息的反馈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结果(例如完成动作和记忆)。
央视介绍感统失调的视频
感统失调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?
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,其主要表现是大脑和身体的协调性出现问题,使得孩子不能正常的发挥其能力,一般来说孩子在12岁之前需要完成纠正,否则后续定型很难改变。感统失调的主要表现有:
①、触觉方面。不爱主动或者被动和其他人身体接触,会嫌弃某些物品而不爱动手玩游戏,非常喜欢抱着某一类物体获得安全感,爱发脾气动手打人;
②、前庭方面(平衡感)。爱玩旋转游戏且不会晕,经常不能有效避免障碍物而发生碰撞,做什么都让人感觉有些“笨”,俯、卧时头部、颈部无法抬高,喜欢爬上爬下、不停地乱动且不听劝阻,经常自言自语或者重复别人的话,喜欢背诵广告,左右手行动无障碍,分不清楚方向和鞋子衣服的顺反,语言组织能力差,不喜欢整理物品;
③、感觉方面。书写太用劲但速度慢、字迹不规则,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,精细性动作学习困难,不善于玩小积木,不合群且孤僻。
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表现没有问题,但涉及大脑与其他身体部分协同性时,会出现一些笨拙的情况,通常是动作协调平衡感差、语言组织能力弱、听觉和视觉行为缓慢或失误、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等等,不太爱做相对同龄人较为精细的手工和游戏。感统失调的孩子一般表现都较为突出,但也有部分孩子表现的不太明显。
感统失调是怎么引起的?
先天性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,或因早产、剖腹产、孕期用药和打针等造成的先天性原因;后天性感统失调主要是环境及人为原因,一般因家庭对孩子的保护太多,活动范围太窄,陪伴教导少,婴儿未经过爬行阶段,不准幼儿玩触觉方面的游戏(如沙土),过早的使用学步车,精神上给孩子压力大,管控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多等。
感统失调有什么训练或者治疗方法吗?
①、婴幼儿:锻炼爬行能力,或者多进行触觉感知训练,如触摸孩子的一些部位让孩子感知,让孩子手脚接触一些物品,给孩子进行视觉吸引,在不同位置同孩子交流训练等等。
②、儿童期:多玩平衡车,滑滑梯,大陀螺,踩踏石,独脚凳,平衡木(或踩一条线)等游戏;另外可以让孩子玩球类、触摸、爬行等游戏;在视觉和听觉方面,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找茬、听声辩位游戏来提高孩子对外界的信息感知能力。
避免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应该怎么办?
怀孕期间避免自己乱用药和打针,尽可能的进行顺产,避免早产和剖腹产,孩子出生后尽可能的让其进行爬行训练,能自我行走后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,父母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和时间,并且对孩子进行仔细观察,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感统失调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