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认为50%的交通拥堵问题都是人为的;70%的交通堵塞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。之所以这样说,就是因为见过太多太多不良行为和不作为了。以下会举一些导致交通堵塞问题的例子,看看大家是否有同感。

学校交通堵塞图来源于网络
交通拥堵的地点都有哪些?
①、医院、城中村重要路段日常性交通拥堵。大城市一个区域性的大医院,交通拥堵都是“正常”的,有时候会堵的怀疑人生。新建医院的设施会好一些,堵的简单些,一些老医院堵起来简直看不下去。有些城中村居住人口数非常多,人群、车辆往来密集导致的拥堵。
②、学校、大超市时效性交通堵塞。上学高峰期,商品节假日打折促销期也会堵。这一类主要是围绕学校和超市周围进行的堵,经常会祸及交通。
③、主干道红绿灯处习惯性堵塞。城市主干道红绿灯路口也是经常堵塞的对象,也是大多数交通拥堵的重要地点。
④、公交站台、停车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随机性交通拥堵。
⑤、道路本身设计不合理,或者设施、规定不完善导致的拥堵。
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?
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通过人们自律,在此基础上可以改善区域性设施,增加交通辅助、疏导人员。
繁忙高峰期交通堵塞问题建议有哪些?
在人们出行自律或者部分约束的前提下,根据不同交通拥堵的地点,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下:
①、医院、城中村、学校、公交站台及重要路段场所出入口附近200米内,可划定两个临时上下车区域。短停车区域停车上下客不得超过1分钟,长临时停车区域停车不得超过3分钟,以方便不同人群的需要。划定区域外不得临时停车,临时停车区域不妨碍行人及其他公共车辆、紧急特殊车辆出行。或者干脆直接禁止停车。
②、学校上学放学、商务及工业园上下班区域、停车场出入口尽量避免设在红绿灯附近,出入口已经存在无法改变的,可通过设立天桥来改善交通拥堵现象。
③、各重要路段场所附近100米内尽量不要划出公共自行车、电动车停车区,尽量避免出现各种临时早餐车、报停、移动商铺。为行人和电动车、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出行通道。
④、红绿灯路口不要使用圆柱、石柱障碍物,提高行人和电动车、自行车的通过效率。有专门的右转车道,且人们已经在等红绿灯时,可以优先行人通行(行人需自律,因为通过右转车道到红绿灯处同样是等待)。高峰期减少红绿灯切换频率,尽量延长直行时间,提高通行效率。
⑤、经常堵塞的主干道,可根据情况优化或者建设新道路分流。又或者鼓励区域附近错峰上下班、出行。
⑥、主干道路边非紧急小型工程施工,应尽量安排在晚上或者闲时。大型工程施工,应该提供其他出行解决方案公共,或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优化施工环节,降低影响人们出行的工期。
⑦、优化小型事故责任划分、赔偿处理方式,减少小型事故导致的交通拥堵时间。
⑧、重要路段的绿化区域,可考虑为方便解决交通及出行堵塞问题,而改变用途。
以上关于繁忙高峰期交通堵塞问题建议由于考虑时间短,是基于现有的环境做出一些小代价的变化调整,仍可能存在不足,仅供参考。关于网友们提出的提高道路收费、车辆购置税、单双号牌通行、建设更好的公共交通等方法,涉及面都比较大,也会影响人们的满意度。通过自律和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方法,代价相对比较低,也容易接受和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