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经济如何复苏

最近看了些新闻和相关的文章,很多人对疫情下的经济如何复苏发表了一些观点,大多数人认为促进经济复苏主要的方式是扩大消费。其实,乐平在线认为这是一种简单化、片面化的观点,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也确实在干这个事情,例如发代金券对消费进行补贴,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发钱。疫情下的经济如何复苏?经济复苏真的那么简单吗,这是不可能的。
 
1、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,中国经济想要尽快复苏到疫情时期的水平,靠中国一国之力是几乎达不到的。所以,国内经济复苏的目标要理性的降低,要能够看得到现状,然后做出相应的措施才是王者之路。国内经济的增速能够超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就是胜利,由于乐平在线没有研究过经济,也没有相关的数据渠道,所以不能给出一个大致的预估。
 
2、目前国内仍受疫情的影响,国人大多数人对疫情仍持有谨慎态度,这种现象是好的,有助于国内疫情的控制。但相对来说,减少出门就是减少消费。政府对于人们居家出行的态度是既赞成又反对,出门增加消费促进经济,出门聚集太多又怕来个二次疫情,所以还不如顺其自然。总体上来说,目前的国内疫情处于可控、可追溯状态,对于人们接下来的五一和不久的十一出行,不建议进行限制,但也不建议进行鼓励。加强个人防护,加强疫情监控仍是重中之重。
 
3、经济体是一个循环体,想要使得经济复苏,不是调控其中一环,效果就很会明显的。例如大多数网友倾向的为大家提供无息贷款用于消费。中国人的心理上还是不怎么愿意接受借钱消费,除非是不得已才会去借钱。更何况国人大多数家庭不是没有储蓄,没有必要去银行借无息的贷款。想要促进居民消费,就得打破居民的心理限制,给人们消费的信心。
 
 
提振消费信心

提振消费信心
 
4、想要经济复苏,需要政策、环境、居民、科技的互相配合。例如疫情、政策影响消费,消费影响企业经营,企业经营又影响员工收入,员工收入影响消费。所以想要经济复苏,单单是促进消费是不够的。首先要加强科技力量,尽早的研发出疫苗,让疫情得到完全的可控,打破或者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,降低疫情对人们的心理压力,逐渐恢复各行业的生产和生活;同时国家应加强疫情控制,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带动消费,给市场打一剂强心剂;然后才是政策上为企业提供贷款(优先为抗疫情经济提供免息贷款,优先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企业提供贷款),为百姓提供消费券;减少国内抗疫物资出口的税收和手续,为全球提供足够多的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质;国家进行相应的物资储备,例如对石油、钢铁、煤炭等物资的储备;降低银行储蓄利率,降低贷款利率;优化经济结构,大力发展高科技及互联网、物联网行业;发展夕阳产业,增加国内工作岗位,也为一些中老年群体提供收入和补贴;对需要国家保障的困难家庭除了原有的现金补助外,增加发放物资补助;制定短期政策,如果个人和企业月消费达到一定金额,降低税收;加大创业补贴投入;人为压制房价上涨,放开购房限制等等。由于复苏经济本身就是人为的影响市场,所以对房价进行价格管控和解除购房限制也属于正常行为。
 
以上复苏经济的一些观点相对来说是零散的,并不是一整套连贯的复苏策略。经济复苏是有先后顺序的,各种政策及手段的效果也是有延迟性的,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、人口结构不同策略和措施也不同,而且做出政策和措施更多的时候,考虑的是性价比,及对后续经济的负面影响。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的延伸,做出一些对应的措施和政策刻不容缓。

所以客观的来说,国内经济复苏是可能的,但不是通过某个区域采取几个政策和措施就能够实现的。全球经济一体化,全球人类都面临着一个疫情。我们除了做好国内的疫情控制外,再实施更加具体和详细的经济复苏政策和策略,同时还可以抢占国际市场,树立中国品牌形象,加大适合目前疫情经济的国际资金和人才投入,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,投入资金和人才的国家和地区相对是可控的。疫情下的经济如何复苏,乐平在线仅提供以上一些观点。最后只强调一句,经济复苏不是那么简单的,也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,具体时间还需视疫苗研发和普及程度。但国内经济复苏也不是不可能的,大家还是要有信心,坚持下去,相信国家在这方面会比我们预期的做的更好。
 
需要刷新才可评论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